平頂山市發展投資公司于2005年注冊成立,注冊資本5.3億元,由平頂山市人民政府全資控股。據彭博數據顯示,平頂山市發展投資公司當前有7只債券未到期,存續規模達29億元。
此前9月25日,平頂山交通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也發布公告,宣布退出政府融資平臺。事實上,除了平頂山,最近,不少地方的城投正密集宣布退出融資平臺。
9月11日,惠民縣人民政府發布公告,山東省惠民縣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退出政府融資平臺不再承擔政府融資職能 ;
8月15日,濟源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濟源市交通投資有限公司不再承擔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職能;
7月25日,湖南常德市經濟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公告宣布退出政府融資平臺。
更早還有:廣西貴港市興港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臺州路橋區交通投資有限公司、橫山縣城市投資運營有限責任公司、新疆庫車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等均發布公告宣布退出融資平臺
這些平臺之所以發布的公告內容大體相同,其主要說法是《國務院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國發〔2014〕43號)和財政部《關于進一步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的通知》財預〔2017〕50號的規定,城投退出政府融資平臺不再承擔地方政府融資舉債職能。
不過,對于地方這種集體公告行為,業內卻有不同看法。
國家發改委PPP專家張宇向PPP頭條表示,又看到一批公司宣布退出融資平臺,我再次重申退出融資平臺管理和不承擔政府融資職能是兩個概念,各融資平臺公司想市場化發展轉型融資的心情充分理解,“但我再次強調,各公司發布的所謂退出融資平臺的公告內容,是應對財政部50號文的,僅包括不承擔政府融資職能(因為50號文規定,融資平臺的市場化融資首先要不承擔政府融資職能,不是退出融資平臺管理),發了不承擔政府融資職能的公告,各金融機構就應該按照50號文的要求給予其市場化融資支持,跟它退沒退銀監會的融資平臺名單沒有關系?!?
張宇說,退出融資平臺管理,應該按照銀監會關于退出融資平臺管理的程序執行,不是簡單發個公告退出融資平臺就能退出的。因此建議財政部應該與銀監會就退出融資平臺和不承擔政府融資職能的程序出臺相關規范,并統一管理標準和要求,避免出現還在銀監會融資平臺名單內的公司按照財政部50號文的要求發了不承擔政府融資職能的公告后還得不到金融機構融資支持的尷尬局面!盡快促成并落實全國人大對國務院盡快制定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的具體文件的要求,不要讓地方政府在這個問題上瞎折騰了!
目前,地方急匆匆發公告退出融資平臺,一個原因是財政部正對違規融資行為清理整改,退出融資平臺后城投可以不受地方債務監管政策的約束。另一方面,城投公司則可轉變為社會資本,可繼續參與PPP和政府購買服務項目。
根據國務院《關于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指導意見》(國發辦[2015]42號)規定:“大力推動融資平臺公司與政府脫鉤,進行市場化改制,健全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對已經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市場化運營的,在其承擔的地方政府債務已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得到妥善處置并明確公告今后不再承擔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職能的前提下,可作為社會資本參與當地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通過與政府簽訂合同方式,明確責權利關系”。
也就是說,不再承擔舉融債融資職能的平臺是可以參與PPP項目的。目前,各地大力推廣PPP項目,有著近水樓臺優勢的城投自然不希望錯過這場盛宴。此前,地方PPP項目中,就有不少地方國企的身影。
一名咨詢人士向PPP頭條介紹,在之前政府主要是把城投指定為政府出資方作為代表,但是實際操作過程中股東權益常常不明確,融資平臺暗地操作PPP項目屬于心照不宣的秘密。而國辦42號文又提到說融資平臺在滿足條件后可以作社會資本,這又放了一個口子,等于給融資平臺做社會資本又提供了機會了。
PPP頭條顧問楊曉懌表示,這些平臺宣布退出融資平臺后,主要兩個方向,大平臺可以規范化集團化運作,一些小平臺是可以做PPP項目,另外,還有大量的TOT項目可以做。
E20研究院執行院長、國家發改委財政部PPP“雙庫”專家薛濤認為,這些城投退出平臺是因為“平臺”的帽子現在不好看,但是內核的任務需求沒有變化。但是合法合規的路徑(比如已經基本作廢的ABO)沒有建立,走市場化公平競爭PPP項目又很難符合內核任務和足夠有競爭力,所以前途未卜。
還有金融機構人士向PPP頭條透露,城投急著退出可能與新的監管有關,年底會可能出文件銀監會名單內的平臺明年開始做不了信托了。但當國企融資來做信托依然可行?!澳切┑厥屑壍呐琶谝坏诙陌l過公募債的大平臺,本身好資產很多,償債也有保證。而且以后平臺業務的重心是幫平臺做收益專項債或ABS,施工已經基本到頭了。目前我們主要幫著之前做過貸款的平臺公司梳理和包裝存量經營性資產?!?
事實上,目前不少城投宣布退出融資平臺時,同時也在朝著市場化轉型。多家城投公告均提到,目前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市場化運營。但這種轉型并不樂觀。
財政部發改委PPP專家庫雙庫專家連國棟認為,目前融資平臺的專業化運營還是很難,除了像上海城投,目前大多數城投都是4萬億以后為融資而成立的,從公司的人員結構,業務能力各方面,在市場競爭中還是有較大的差距,因此對于這種變相做ppp社會資本,還是謹慎為好,但目前有些金融機構還是認可平臺公司,就是公告脫鉤,認為政府最終還是會兜底。
財政部發改委PPP雙庫專家丁伯康認為,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好政府投融資體制和機制問題,從頂層設計入手進行深化改革,從具體方式上進行改變,那么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的轉型就會流于形式。而這種轉型也決不是僅僅依靠一紙公告就可以完成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本身就是一個天才的創造,和政府關系密不可分;地方政府對融資平臺的管理和支持,由來已久?!叭绻脚_公司一下子失去了地方政府對它的業務和資源注入,那么這對于一個還沒有完全具備市場化運營能力和參與市場競爭的平臺公司而言,無疑是釜底抽薪、決絕斷奶,這不是所有政府融資平臺都可以立馬適應的?!?
丁伯康認為,著力統籌、系統謀劃未來的融資轉型模式,真正建立起政府投融資平臺多元化融資、專業化運作和系統化管理的良性發展模式。真正實現融資平臺公司從過去的融資導向型向經營導向型轉變、從資產導向型向價值導向型轉變、從做大導向型向做強導向型轉變、從多元化導向型向品牌化導向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