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新聞網訊(通訊員 甘紅春)近日,筆者從市河長辦獲悉,1至9月份,我市境內省級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全部為Ⅰ、Ⅱ類水,出境水質穩定在Ⅱ類水標準以上,國家考核的3個斷面水質優良達標率和27個省級水功能區達標率都為100%。
我市共有5公里以上的河流733條,良好的水資源稟賦條件、多樣的水生態環境是永州得天獨厚的優勢。今年來,我市把全面貫徹落實河長制作為“一把手”工程和“書記工程”,在年初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中作出了部署。目前,市、縣、鄉河長制實施方案已全部出臺;市、縣、鄉、村四級河長責任體系已全面建立,全部由黨委(支部)書記擔任第一河長,行政首長擔任河長,相關領導擔任副河長,市縣兩級的河長公示牌基本安裝到位;縣區河庫名錄編制全部完成,“一河一檔”“一庫一檔”工作正在加緊推進。
在推進政府“河長制”的同時,我市還舉辦了以“保護母親河,助力河長制”為主題的“民間河長”志愿服務活動新聞發布會,公開招募241名“民間河長”,對轄區河流開展監督、保護、宣傳等工作,實現了“政府河長”與“民間河長”的并軌,成為湖南首個實行“雙河長制”的市。
“民間河長”主要由環保志愿者組成,他們主要的工作職能是監督河流治理效果、宣傳環境保護、調動民間環保力量參與等,通過充分發揮社會志愿者“千里眼”“順風耳”作用,營造社會各界共同關心、支持、參與和監督河庫保護管理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