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政辦函〔2015〕98號
永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永州市創建國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實施方案》的通知
冷水灘區、零陵區人民政府,市直有關單位:
《永州市創建國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實施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永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5年9月15日
永州市創建國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實施方案
心腦血管疾病、癌癥、高血壓、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影響我國居民健康和生命質量的主要疾病,但同時也是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的疾病。根據《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工作指導方案>的通知》(衛辦疾控發〔2010〕172號)和《湖南省衛生廳關于印發<湖南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創建工作方案>的通知》(湘衛疾控發〔2011〕10號)、《全國愛衛會關于印發國家衛生城市標準(2014版)的通知》(全愛衛發〔2014〕3號)精神,經市人民政府同意,決定從2015年起在永州市中心城區(冷水灘區、零陵區)開展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創建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相關政策和決策部署,依據國家衛生計生委指導方案有關要求,不斷完善“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嚴格遵循“預防為主、科學防治、高效推進”的工作方針,不斷探索防治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和長效管理模式,有效控制和防治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造福全市人民群眾。
二、工作目標
2016年3月底前,達到《湖南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考核評估方案》各項指標要求,完成省級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的申報和考評工作,成功通過考核驗收;2017年8月前,達到《國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考核評價工作手冊(試行)》各項指標要求,完成國家級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的申報和考評工作,成功通過考核驗收。同時,建立健全政府主導、多部門協作、專業機構支持、全社會參與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工作機制與體制;建立和完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體系,加強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隊伍建設,提高專業人員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規范開展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監測、干預和評估工作,完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信息管理系統;探索適合本地實際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策略、措施和長效管理模式。
三、工作內容
(一)主要指標
1. 知識知曉率。人群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知識知曉率達70%以上;高危人群標準知曉率逐年遞增30%;自我血壓水平知曉率達70%,自我血糖水平知曉率達30%。
2. 健康行為形成率。成年男性吸煙率控制在60%以下;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低于8克;平均每日運動量在6000步以上的成年人比例達35%以上。
3.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早期發現率。高血壓、糖尿病登記率不低于當地調查患病率或全國平均患病率的60%;干預人群重點癌癥早診率不低于50%。
4.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率。人群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規范化管理率分別不低于35%、30%。
5.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控制率。人群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血壓、血糖控制率分別不低于30%、25%。
(二)工作重點
1. 開展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監測、診斷等工作。一是開展社區診斷,完成社區診斷報告。二是建立醫療機構死因網絡登記報告系統,開展居民死因監測。三是開展全人群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及危險因素抽樣調查,了解轄區人群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及危險因素流行特征。四是建立醫療機構惡性腫瘤登記報告制度,開展人群腫瘤發病、死亡監測。五是建立醫療機構急性心梗及腦卒中發病登記報告制度,開展人群心腦血管疾病發病、死亡監測。六是各級衛生行政部門、醫療衛生機構全面實行禁煙,開展衛生系統外無煙單位創建工作,每年提高無煙場所覆蓋比例。七是開展高危人群發現和干預工作。八是開展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工作,為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病人建立統一規范的健康檔案,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對確診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者提供規范化管理。九是開展患者自我管理工作。
2. 開展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一是制定健康生活方式行動計劃,在主流大眾媒體上設計宣傳專欄,廣泛開展宣傳。二是每年為基層衛生服務機構提供健康教育資料模板和核心信息,滿足相關工作需要。三是建立和完善社區健身場所,設立健康教育活動室,提供可取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宣傳材料和支持性工具展示,組織開展健康生活方式講座和咨詢活動,設立健康生活方式知識宣傳欄,為群眾提供應用技能知道。四是結合“世界無煙日”、“全民健身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日”、“全國愛牙日”、“全國高血壓日”、“聯合國糖尿病日”及“腫瘤防治宣傳周”等開展相關主題活動。
3. 開展學校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工作。一是開設學生健康教育課,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知識授課時間每學期以班級為單位不少于2學時。二是以幼兒園家長會形式,每年至少舉辦2次合理膳食、口腔保健知識講座。三是開展以兒童為重點的口腔健康檢查,對檢查中發現患有齲齒的兒童及早進行填充。四是為所有符合適應癥的適齡兒童提供第一、第二恒磨牙的窩溝封閉的免費服務。
4.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一是機關、企事業單位創建促進身體活動的支持性環境,落實工作場所工間操健身制定,每人每天不少于20分鐘。二是開展多部門參與的集體群眾健身活動,鼓勵群眾廣泛開展健身活動。三是引導食品生產企業開發和生產低糖、低脂和低鹽等有利于健康的食品,推廣食物營養標簽,通過健康教育宣傳普及合理膳食知識,科學指導人群合理營養、平衡膳食。四是健康場所創建。每年各類健康場所創建不少于2家。
四、實施步驟
(一)創建省級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階段(2015年9月15日一2016年3月31日)。
1. 宣傳發動,全面啟動(2015年9月20日前)。召開創建動員大會;簽訂目標管理責任狀,明確工作任務和責任;制定工作方案,分解目標任務,出臺考核辦法。
2. 對照標準,全面推進(2015年9月2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按照《湖南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考核評估方案》標準要求,全面推進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創建工作,完成保障措施、社區診斷、監測、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高危人群發現和干預、患者管理7大類24項71個指標的工作目標。
3. 攻堅克難,迎接評審(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對照省級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標準,找準差距,逐條逐項整改落實,2016年1月底前完成各項達標項目,2016年3月底前完成省級考核驗收申報和考評工作,成功通過省級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驗收。
(二)創建國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階段(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一是對照《國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考核評估工作手冊(試行)》,認真自查,待各項指標達標后,向省衛生計生委書面申報創建國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二是認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迎接國家衛生計生委的暗訪。三是及時高質量地做好整改工作,成功通過國家衛生計生委的現場考核驗收。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市政府成立永州市創建國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政府分管副秘書長、市衛生計生委主任為副組長,市委宣傳部、市衛生計生委、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文體廣新局、市食藥監局、市城管局、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總工會、市工商局、市質監局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市衛生計生委,由市衛生計生委主要負責人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建立例會制度,每月對創建工作進行一次現場檢查督辦,每季度對創建工作開展一次調研,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研究解決,實行限期辦結制,同時負責督促指導中心城區國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創建工作。冷水灘區、零陵區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負責國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創建具體實施工作。
(二)強化宣傳報道,營造良好氛圍。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電臺、報紙、板報、網絡等媒體,通過創建專欄、編制專題等多種方式,以生動具體、形式多樣的視聽及文字、照片,宣傳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知識、創建工作內容,動員廣大市民群眾積極參與,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三)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工作開展。各有關單位要從“大衛生”的觀點出發,從政策上、資金上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創建工作給予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力量支持的保障機制,確保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任務的有效落實,取得預期效果。
(四)加強督促考核,確保責任到位。創建國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市創建國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工作領導小組要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有關單位對中心城區創建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考核。同時,建立相應的獎勵制度和責任追究辦法,對工作開展好的給予通報表彰;對工作開展不力影響示范區創建的,嚴格追責。冷水灘區、零陵區政府要制定具體的考核方案,每月進行一次全面的考核評估,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按要求整改到位。
附件:永州市創建國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考核細則
附件: 永州市創建國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考核細則 |
||
項目 |
內容 |
分解指標及評分細則 |
一、保障措施 ?。?50分,附加40分) |
組織保障(80分) |
1.**成立由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并明確部門職責(20分)。查閱文件資料,未成立領導小組的扣20分,非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的扣10分。 2.領導小組每年至少召開4次會議研究落實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社會綜合防控措施,按照本方案規定進度推進工作(15分)。查閱會議文件、簽到冊、影像資料、會議紀要等資料,沒有資料的不得分,不足4次不得分。 3.建立工作考核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每月有督導檢查,有工作考核,并將結果納入年終政府績效考核(15分)。查閱相關文件、督查通報等資料。 4.**各部門將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工作列入議事日程,明確責任領導和責任科室,有工作計劃,有檢查評比(20分)。查文件資料,缺一項扣10分,無資料不得分。 5.有技術專家組指導各成員單位及辦事處工作計劃及有工作記錄(10分)。查文件資料,無資料不得分。 |
經費保障(50分,附加20分) |
1.按照中央投入提供配套項目經費(20分)。查文件資料,提供了配套項目經費的計20分,否則不得分。地方和中央配套比例為 1:1的附加10分,2:1及以上的附加20分。如無中央投入經費,全部為地方配套經費,則得20分,同時附加20分。 2.**疾控機構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業務經費不少于整體業務經費的10%(20分)。查閱文件資料滿足要求的計20分,未安排專項業務經費的不得分,專項業務經費少于整體業務經費10%的,每少1個百分點扣2分。 3.工作經費??顚S茫?0分)。查文件、賬冊、財政撥款單據復印件及經費使用情況,未??顚S玫牟坏梅?。 |
|
政策保障(70分,附加20分) |
1.社會經濟發展規劃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內容(25分)。查文件資料,將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工作列入政府具體工作計劃的計25分,列入多部門工作計劃的計15分,列入衛生部門工作計劃的計10分,否則不得分。 2.**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規劃(20分)。查文件資料,政府出臺了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規劃的計得20分,多部門出臺的計15分,單獨由衛生局出臺的計10分,否則不得分。 3.每年出臺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相關政策(25分)。查文件資料,政府出臺了政策并落實的計25分,多部門出臺了政策并落實的計20分,衛生局出臺了政策并落實的計15分;每年出臺2項及以上政策的附加20分,否則不得分。 |
|
隊伍保障(50分) |
1.**疾控中心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專業科室,人員不少于3人(20分)。查文件資料、走訪辦公現場,有獨立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科且人員達到3人及以上的計20分,1-2人的計10分,無獨立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科但人員達到3人及以上的計10分,1-2人的計5分,否則不得分。 2.區疾控中心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技術指導和培訓每年不少于4次(10分)。查閱相關培訓資料,每少一次扣2.5分,扣完為止。 3.市疾控中心對下級疾控機構技術指導和培訓每年不少于2次(10分)。查相關資料,每少一次扣5分,扣完為止。 4.醫療機構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技術指導和培訓每年不少于4次(10分)。查閱相關培訓資料,每少一次扣2.5分,扣完為止。 |
|
二、社區診斷 ?。?0分) |
開展社區診斷,完成社區區診斷報告(50分) |
從社會學、流行病學、管理學角度出發,針對社區人群健康問題開展社區診斷,出具完整的社區診斷報告。 1.開展社區診斷工作(20分)。1-2年開展1次的計20分,3-4年開展1次的計15分,5-6年開展1次的計10分,否則不得分。 2.** 完成社區診斷報告(30分)。社區診斷報告應涵蓋如下內容:(1)當地人口、社會、經濟、政策與環境等基本情況;(2)當地居民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病、死亡及危險因素流行情況;(3)結合社區診斷結果提出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重點人群、優先策略、目標、行動措施和評價標準。 社區診斷報告反映轄區1-2年情況的計10分,3-4年情況的計8分,5-6年情況的計5分,否則不得分。 |
三、監測 ?。?55分) |
死因監測(45分) |
1.醫療機構報告覆蓋率100%,死亡網絡報告漏報率小于5%,審核率達95%以上(15分)。查看死因專報系統和相關文件資料,覆蓋率小于80%不得分,80%-89%的計3分,90%-99%的計4分,漏報率、審核率不達標者不得分。 2.不明原因疾病死亡率5%以下,編碼錯誤率5%以下(10分)。查看死因專報系統和相關文件資料,二項指標各5分,每增加一個百分點扣1分。 3.每年至少開展1次全面的漏報調查(10分)。查文件和資料,每年開展1次漏報調查的計10分,2年1次的計6分,3年1次的計得3分。 4.每年度開展監測綜合分析及報告(10分)。查文件資料,每年出具1次報告的計10分,2年1次的計6分,3年1次的計3分。 |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及危險因素監測(45分) |
開展全人群慢病及危險因素抽樣調查,了解轄區內人群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及危險因素流行特征。 1.每年完成1次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及危險因素核心指標(包括體重、腰圍、血糖、血壓)監測調查(20分)。查閱資料,每完成一個核心指標計5分,未開展不得分。 2.每3年完成1次轄區全人群慢病及危險因素抽樣調查(包括行為危險因素問卷調查、體格測量、實驗室檢查3類指標)(15分)。查閱資料,每完成一個指標計5分,未開展不得分。 3.撰寫至少應涵蓋背景、目的、方法、內容、、質控、評價、統計方法、監測結果、主要發現和建議等信息的監測報告(10分)。查閱資料:按要求撰寫監測報告的計10分,每缺一項扣1分,扣完為止。 |
|
腫瘤登記(45分) |
建立全人群腫瘤隨訪登記報告制度,開展人群腫瘤發病及死亡監測。 1.轄區內醫療機構報告覆蓋率100%,惡性腫瘤死亡發病比在0.6和0.8之間,病理診斷率大于66%,僅有醫學死亡證明書比例低于15%,發病率與前1年比較在10%以內浮動(25分)。查閱資料和現場抽查,轄區內醫療機構惡性腫瘤登記報告覆蓋率未達100%不得分,覆蓋率達到100%每一個指標不達標扣5分。 2.每年度開展監測綜合分析,撰寫至少應涵蓋背景、目的、信息來源、收集流程及步驟、登記內容、質控與評價、統計方法、監測結果(包括發病率、死亡率、生存率、變化趨勢)、主要發現和建議等信息的報告(20分)。查資料,報告每缺一項扣2分,扣完為止。 |
|
三、監測 ?。?55分) |
心腦血管事件報告(20分) |
建立醫療機構急性心梗及腦卒中發病登記報告制度,開展人群心腦血管疾病發病及死亡監測。 1.轄區內醫療機構報告覆蓋率100%,心腦血管疾病事件發生報告發病率不低于死亡率(10分)。查資料和現場抽查,轄區內醫療機構心腦血管疾病事件報告覆蓋率小于80%不得分,80%-89%的計6分,90%-99%的計8分,100%得10分。 2.每年度開展監測綜合分析,撰寫至少應涵蓋背景、目的、方法、內容、質控與評價、統計方法、監測結果主要發現和建議等信息的報告(10分)。查資料,報告每缺一項扣1分,扣完為止。 |
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160分附加40分) |
媒體宣傳 (35分附加20分) |
1.制定媒體宣傳傳播計劃(5分)。查資料,沒有傳播計劃的不得分。 2.**主流大眾媒體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和公民健康素養知識宣傳專欄(10分)。查健康教育宣傳專欄影像資料,有1個的計10分,2個及以上的附加20分,沒有的不得分。 3.每半年在電視臺至少宣傳1次(10分)。查電視臺宣傳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知識和技能的影像資料,每缺一次扣5分,扣完為止。 4.每年在公共場所設置2塊及以上戶外廣告牌或電子顯示屏(10分)。查資料和走訪現場,每少一塊扣5分,扣完為止。 |
宣傳資料技術支持 (40分) |
每年為基層衛生服務機構提供健康教育數據模板和核心信息。 1.每年提供印刷數據和宣傳欄模板分別不少于8種(10分)。查看模板數量,1-3種計3分,4-7種計6分,8種及以上計10分,否則不得分。 2.每年提供不少于6次公眾健康咨詢活動核心信息(10分)。查看影像資料和相關工作總結,1-2次計4分,3-5次計7分,6次及以上計10分,否則不得分。 3.每年提供不少于3種音像數據模板(10分)。查宣傳資料技術支持電子版、影像資料及發放記錄,1-2種計5分,3種及以上計10分,否則不得分。 4.每年提供不少于8次健康知識講座的核心信息及參考教案(10分)。查看相關圖片、計劃、總結,1-3次計3分,4-7次計6分,8次及以上計10分,否則不得分。 |
|
社區宣傳和支持性環境(40分) |
1.建立和完善社區健身場所和健康教育活動室,社區覆蓋率達到90%以上(10分)。查閱資料和現場抽查,覆蓋率50%以下的不得分,50%-90%的計5分。 2.設有健康教育活動室,提供可取的宣傳材料和支持工具展示。社區健康講座每年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50人(10分)。查資料,4次以下的每次2.5分,否則不得分。 3.宣傳欄社區覆蓋率達90%以上,至少2個月更新1次(10分)。查資料和現場抽查,覆蓋率50%以下不得分,50%-90%的計5分。 4.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至少12種宣傳材料,宣傳視頻至少3次每星期播放(10分)。查閱資料和視頻,宣傳數據中至少有6種覆蓋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內容且宣傳視頻至少每星期播放3次的計10分,宣傳材料少于12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內容少于6種或每星期播放宣傳視頻少于3次的計5分。 |
|
兒童青少年健康促進(25分) |
1.開設學生健康教育課,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知識授課時間每學期以班級為單位不少于2學時,中小學校開設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健康教育課覆蓋率達到60%及以上,3年內達到100%(15分)。查資料,覆蓋率60%以下的不得分,60%-79%的計5分,80%-99%的計10分。 2.利用幼兒園家長會,每年至少舉辦2次合理膳食、口腔保健知識講座, 幼兒園開設健康講座覆蓋率60%及以上,3年內達到100%(10分)。查資料,覆蓋率60%以下的不得分,60%-79%的計3分,80%-99%的計7分。 |
|
宣傳日活動(20分附加20分) |
結合全國高血壓日、聯合國糖尿病日、腫瘤宣傳周、世界無煙日、全民健身日、世界精神衛生日、全國愛牙日等開展相關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主題活動,每年至少3場,每次不少于300人(20分)。查資料,每年4場及以上的可附加20分。 |
|
五、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135分附加60分) |
工作場所干預(20分附加20分) |
落實工作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場所工間操健身制度,每人每天不少于20分鐘,企事業單位覆蓋率30%以上(20分)。查資料和現場抽查,覆蓋率10%以下的不得分,10%-19%的計10分,20%-29%的計15分,50%及以上的可附加20分。 |
群眾社區健身活動 (25分) |
1.每年至少組織1次多部門參與的集體性健身活動(5分)。查文件、圖片、總結等資料,非多部門參與的計3分。 2.社區有3個以上群眾性健身活動團體每月至少組織開展1次活動(10分)。查資料,1-2個群眾性健身活動團體每月至少組織開展1次活動得5分。 3.每天運動量達到6000步以上成年人達到35%以上(10分)。查閱社區診斷報告,5%以下的不得分,5%-14%的計3分,15%-34%的計7分。 |
|
平衡膳食 (20分) |
1.引導食品生產企業開發和生產低糖、低脂和低鹽等有利于健康的食品,推廣食物營養標簽,出臺推廣食品營養標簽相關政策,銷售企業執行食品營養標簽的加工食品比例不低于50%,人群食品營養標簽知曉率不低于30%(10分)。查資料,加工食品比例20%以下的不得分,20%-49%的計3分,知曉率10%以下的不得分,10%-29%的計3分。 2.通過健康教育宣傳合理膳食知識,用5年時間將居民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降至10克,10年降至8克(每年降低0.5克)(10分)。查資料,能夠提供該轄區居民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得10分,沒有數據不得分。 |
|
煙草控制 (30分附加20分) |
1.各級衛生行政部門、醫療衛生機構全面實行禁煙,1年內示范區無煙醫療衛生機構比例為60%,2年內達100%(10分)(查資料和現場抽查:1年內無煙醫療衛生機構覆蓋率50%及以下不得分。50%-59%得5分,60%及以上得10分。2年未達到100%不得分。)。 2.開展衛生系統外無煙單位創建工作,逐年提高無煙場所覆蓋比例,每年至少新創建除衛生系統外的2家無煙單位(如學校、車站、機關等)(10分)。(查資料和現場抽查:1家無煙單位得5分,2家10分,創建5家以上附加20分。) 3.成年男性人群吸煙率在現有基礎上下降5%(10分)。(查基線調查資料,能夠提供該轄區居民成年男性人群吸煙率得10分,沒有數據不得分。) |
|
健康創建 (40分附加20分) |
**組織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健康社區、健康單位、健康食堂/餐廳、健康小屋等9類創建工作,每年完成各類示范創建不少于2家(40分)。查資料,每年每完成1家計5分,每年每類完成創建5家及以上附加20分。 |
|
六、高危人群發現和干預(130分附加120分) |
高危人群發現 (70分 附加80分) |
1.**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建立35歲以上人群首診測血壓率達到90%(20分)。查資料,60%以下的不得分,60%-74%的計10分,75%-89%的計15分。 2.每2年為單位職工提供1次體檢的機關、企事業單位覆蓋率達到50%,發現高危人群并實施管理(20分)。查資料,覆蓋率30%以下的不得分,30%-39%的計10分,40%-49%的計15分。80%及以上的附加20分,發現高危人群且進行管理的附加20分(建立檔案有隨訪管理記錄)。 3.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公共場所建立可檢測身高、體重、腰圍、血壓、血糖的健康指標自助檢測點,健康指標自助檢測點1年內建立至少10個,逐年遞增(30分)。查資料和現場抽查,每建立一個自助檢測點計2分,提供全部5種自助檢測服務1分。 4.實施社區主動篩查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工作(附加20分)。查資料,未實施的不得分。 5.干預人群重點癌癥早診率達到50%及以上(附加20分)。查資料,未達要求的不得分。 |
六、高危人群發現和干預(130分附加120分) |
高危人群干預 (60分) |
加強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高危人群識別標準的宣傳,為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高危人群建立健康檔案,開展高危人群生活方式干預。 1.高危人群標準知曉率以基線為基礎實現逐年遞增30%(20分)。查資料,以基線調查數據評分,標準知曉率為1%-9%的計5分,10%-19%的計10分,20%-29%的計15分,沒有數據的不得分。 2.人群體重知曉率達到70%(10分)。查資料,知曉率30%以下的不得分,30%-49%的計5分,50%-69%的計7分,沒有數據的不得分。 3.人群腰圍知曉率達到70%(10分)。查資料,知曉率30%以下的不得分,30%-49%的計5分,50%-69%的計7分。 4.人群血壓知曉率達到70%(10分)。查資料。知曉率30%以下的不得分,30%-49%的計5分,,50%-69%的計7分。 5.人群血糖知曉率達到30%(10分)。查資料,知曉率10%以下的不得分,10%-19%的計5分,20%-29%的計7分。 |
口腔衛生 (附加40分) |
1.開展以兒童為重點的口腔健康檢查,對檢查中發現患有齲齒的兒童及早進行充填,對以幼兒園和學校為單位的兒童齲齒的充填率應在2015基礎上,逐年增加30%(附加20分)。查資料,增加1%-9%計5分,10%-19%計10分,,20%-29%計15分,機構覆蓋率達到60%及以上得20分。 2.為所有符合適應癥的適齡兒童提供第一、第二恒磨牙的窩溝封閉的免費服務,對 符合適應癥兒童窩溝封閉率達到50%以上(附加20分)。查資料,達到1%-9%的計5分,10%-29%的計10分,,30%-49%的計15分。 |
|
七、患者管理(120分附加20分) |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 (60分附加20分) |
為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人建立統一規范的健康檔案,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對確診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者提供規范化管理,利用信息技術支持,實現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者的動態管理。 1.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登記率不低于當地調查患病率或全國平均患病率的60%及以上(20分)。查閱資料及公共衛生服務管理信息平臺,高血壓患者登記率30%以下的不得分,30%-44%的計4分,45%-59%的計7分,,60%及以上的計10分。糖尿病患者登記率30%以下的不得分,30%-44%的計4分,45%-59%的計7分,60%及以上的計10分。 2.**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規范化管理率分別達到35%和30%及以上(20分)。查閱資料及公共衛生服務管理信息平臺,高血壓規范化管理率15%以下的不得分,15%-24%的計4分,25%-34%的計7分,,35%及以上的計10分。糖尿病規范化管理率10%以下的不得分,10%-19%的計4分,20%-29%的計7分,30%及以上的計10分。 3.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血壓、血糖控制率分別達到30%和25%及以上(20分)。查閱資料及公共衛生服務管理信息平臺,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率10%以下的不得分,10%-19%的計4分,20%-29%的計7分,30%及以上的計10分。糖尿病血糖控制率5%以下的不得分,5%-14%的計4分,15%-24%的計7分,25%及以上的計10分。 4.利用信息技術支持,實現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者的動態管理。(附加分20分)。查閱資料及公共衛生服務信息平臺,有動態管理的附加20分,否則不得分。 |
患者自我管理(60分) |
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把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者自我管理工作明確納入當地日常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工作中;社區建立自我管理小組,開展培訓;逐步擴大自我管理人員隊伍及覆蓋面。 1.1年內完成活動的自我管理小組達10個,逐年增加(30)。查閱資料,每個自我管理小組計1分,每個自我管理小組每年完成6次及以上活動的計2分,3-5次活動的計1分,2次活動及以下的不得分。 2.社區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組覆蓋率達30%(30分)。查閱資料,社區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組覆蓋率達30%及以上的計30分,30%以下的每少1%扣1分。 |
注釋:帶*的項目為核心指標。
省級慢性非傳染性綜合防控示范區考評達標總分≥700分,同時必須滿足核心分≥180分。
國家慢性非傳染性綜合防控示范區考評達標總分≥800分,同時必須滿足基本分≥650分,附加分≥150分,核心分≥18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