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依托前沿的區位、優良的投資環境、低廉的投資成本等優勢,以藍山為龍頭規劃建設的“藍寧道新江加工貿易走廊”發展迅猛,早在2014年,走廊內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已達1億美元以上,2017年加工貿易總額已超過2億美元,成為湖南承接產業轉移與發展加工貿易的重要基地。但隨著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呈現出不景氣的趨勢,“藍寧道新江加工貿易走廊”的發展面臨嚴峻的挑戰。
為保持走廊內各特色產業持續、快速、穩定發展,我們提出以下建議:一、進一步加大企業扶持資金投入,重點傾向南六縣,設立發展加工貿易引導資金,出臺相關配套扶持政策,營造“招商、安商”的良好政策環境。二、在走廊交通建設項目上給予重點資金扶持,實現道路的提質改造以及各交通節點的打通,同時爭取鐵路項目過境、設站,放大“走廊”輻射兩廣的區位優勢。三、放寬走廊建設用地指標,避免因用地指標緊缺,招商引資項目落戶無法推進落實,制約我市招商引資工作可持續發展。四、推進各縣區,特別是省直管縣的外資企業審批權下放,簡化審批程序,優化外商投資企業市場準入環境,促進外資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見效。五、出臺長期穩定的走廊招商引資政策,促進產業聚集,各縣區的產業實現互補,避免同質化競爭;六、繼續支持市級政府及部門領導多下基層調研,全面掌握加工貿易走廊實際發展情況,制定和完善走廊產業發展政策及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