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探尋從“電網升級”到“生態富民”的轉型之路
永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存準 李健 蔣慧
江華瑤族自治縣沱江鎮陽華田光伏發電場 李忠林 攝
“我們村以前用電困難,電壓不穩,空調都用不了。國網公司農網改造后,變壓器容量增大,家家戶戶用上了空調?!? 月 30 日,江華瑤族自治縣涔天河鎮牛山村馬山自然村村民宋長華說起電力變遷,笑得合不攏嘴,“更讓人高興的是,村里有 9 家裝上了光伏發電板。我家屋頂租給光伏公司,裝了 65 塊板,按每塊每年 30 元算,一年能得 1950 元租金。這些光伏板拼成大遮陽棚,還解決了屋頂漏雨問題,好處真不少!”
宋長華的光伏 “際遇” 并非個例,而是我市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實踐的縮影。近年來,我市立足生態資源稟賦,以風光新能源為主攻方向,系統推進能源結構綠色轉型。特別是市委、市政府將江華全綠電運行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建設列入 2024 年 “十項重點改革” 任務以來,綠電建設快速推進,成績斐然,已邁入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新時代。
記者獲悉,7 月 26 日是中國電力主題日,今年主題為 “新技術、新電力、新生活”。這 “三新” 恰好是永州綠電發展的高度概括。
新技術:全面邁向智能化網絡化
當記者一行冒著炎炎烈日走進沱涔大道旁的江華沱江鎮山寨村,智能微電配電設備赫然在目。國網江華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廖云華介紹:“今年 1 月 9 日,湖南省首個支線級抗災型智能微電網在這里正式投運。微電網解決了光伏波動問題,實現了檢修無縫對接、不停電?!?/p>
這套具備 “自平衡、自管理、自調節” 能力的小型供用電系統,大幅提升了供電可靠性,讓分布式光伏 100% 就地消納,以綠色動能重塑了山區供電新生態。廖云華補充道,微電網含分布式儲能裝置,可實現并網、離網切換和黑啟動,電網遇嚴重災害時能自治高效運行,供電可靠性與合格率達 99.99%,成功應對冬夏電量增長、連續陰雨等挑戰,為偏遠山區電力穩定供應找到最優解。
為加快智慧配網建設,國網湖南電力研發的全國首套新一代配電網智能縱聯保護系統,已在江華全綠電示范區試點投運。這項技術的應用,標志著永州電網在保障配電網穩定性、提升故障處理能力上邁出重要一步,為全國電力系統智能化、網絡化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
寧遠金竹物流電動重卡充電站位于冷水鎮天堂湖村的金竹物流專用停車場,今年 5 月 1 日正式投運。國網寧遠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張智斌介紹,項目一期安裝 8 臺 “一樁兩槍” 直流快充樁,可滿足金竹物流公司當前 20 輛電動重卡的日常充電需求。充電模塊采用先進超快充技術,一小時可充 300 多度電,每輛車 60 至 80 分鐘即可充滿。充電站還能有效解決寧遠縣紅獅水泥廠、蓮花水泥廠來往重卡的充電問題。
新電力:構筑新型電力系統生態體系
走近藍山縣四海坪半山風電場 20 號風力發電機,葉片轉動的強大氣流伴著呼嘯山風撲面而來。抬眼望去,群山逶迤,云海翻騰,宛如仙境;近處風機高大挺拔,遠處風機若隱若現……
風電場運檢員方旭東提高嗓音說:“將呼嘯的風能轉化為清潔電能,是我們不變的追求。這個風電場由華電于 2018 年 10 月投產,一期 70 臺已運營,年發電量 4.1 億度,二期還將建 30 臺?!?/p>
近年來,國網藍山縣供電公司持續優化網架結構,新建 110 千伏變電站 3 座,升級 220 千伏塔峰變電站 1 座,新增變電容量達 560MVA,為綠色清潔能源上網消納提供堅強儲備,助力實現 “雙碳” 目標。我市為構建 “政府主導、電網主體、多方參與” 的新型電力系統生態體系,成立永州市新能源產業聯盟,匯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搭建政企、企企交流合作與協同創新平臺;同時成立國網永州供電公司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專班,有序推動重點任務落地。社會資本廣泛參與建設,開展了小水電機組能效提升、山地風電主動支撐技術示范、輸電線路動態增容等試點項目。
截至今年 6 月底,永州全市各類電源裝機容量達 1028 萬千瓦,呈現 “多元化、清潔化” 特征,新能源裝機容量 655.43 萬千瓦,占比 63.76%,成為電源裝機主體。永州新能源裝機規模、發電量均占全省約 20%,排名全省 “雙第一”;電網調節資源豐富,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占全省四分之一,同樣全省第一。
我市瞄準國內領先、省內標桿,率先打造全綠電運行縣域新型電力系統?!白鳛楹鲜∥ㄒ坏娜G電運行示范縣,今年截至 7 月 29 日,江華全綠電運行 210 天,累計時間占比 100%。今年要確保全年全域全綠電運行?!?國網江華供電公司黨委書記唐力信心滿滿。
新生活:企業降本增效 村民增收致富
江華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的高聳廠房旁,1.1 萬平方米的循環水池中整齊排列著綠色光伏板矩陣…… 公司新能源運行負責人冷結華高興地細數綠電業績:這片水上光伏項目年發電量約 85 萬度,可滿足 1.2 萬噸水泥的生產用電需求。
近年來,該公司充分利用廠區閑置屋頂、空地、圍墻等區域,建成 10.9 兆瓦分布式光伏,年發電量達 850 萬度,新能源自發自用電量占總用電量 10%,年節約標煤 1045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4561 噸,在降本增效與綠色轉型中實現良性循環。國網江華縣供電公司副總經理詹普元表示,公司高效服務該企業 10.9 兆瓦分布式光伏并網;引導其豐水期參與輔助服務交易,電量電價較平常降低 0.26 元 / 千瓦時;開展電價政策宣傳,指導用戶用好分時電價、提高谷段用電占比,預計年降低用電成本約 700 萬元。
東駿紡織是祁陽市重點企業,兩期分布式光伏項目總裝機達 1.14 萬千瓦,年發電量超 1100 萬千瓦時。國網永州供電公司以該項目為突破口,構建 “高效并網 + 降本增效” 全鏈條服務模式,打造工業領域新能源應用省級示范樣板。公司組建營銷、發展、配網跨部門業擴團隊,提供 “一對一” 接入方案定制服務;將 400 千瓦以上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 7 個工作日,較常規流程提速 50%,確保兩期項目均提前 60 天并網。項目推動企業綜合電價從 2023 年的 0.8049 元 / 千瓦時降至 2025 年的 0.734 元 / 千瓦時,年節約用電成本超 330 萬元。
寧遠縣玉屏扶貧光伏電站位于冷水鎮高壁村,由企業與政府共同出資建設,2018 年 6 月并網發電。該村平安片組組長黃莎介紹,電站采用 “企業運營 + 定向反哺” 模式,每年從收益中專項撥付 165 萬元,按戶均 3000 元標準精準分配給全縣缺乏勞動能力的脫貧戶,并承諾連續分紅 20 年,為困難群眾筑牢防返貧堤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