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4311000007/2025-06719 | 分類: | |
發文機關: | 市財政局 | 發文日期: | 2025-07-16 15:14 |
名稱: | |||
文號 : |
江華財政:落實“過緊日子”要求 賦能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江華瑤族自治縣財政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及縣委、縣政府關于黨政機關要習慣“過緊日子”的決策部署,堅持厲行節約、艱苦奮斗,精打細算、優化結構,切實將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在發展緊要處、民生急需上,全力服務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強化思想引領,樹牢“過緊日子”意識根基
一是深化認識,提高站位。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和黨政機關要習慣“過緊日子”的重要論述精神核心要義與實踐要求,切實增強全縣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思想自覺與行動自覺。二是認清形勢,增強緊迫感。全面分析當前財政經濟形勢,引導各部門深刻認識長期堅持“過緊日子”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牢固樹立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帶頭過緊日子的鮮明導向。三是廣泛宣傳,營造氛圍。將“過緊日子”要求深度融入部門預算編制和績效考核體系,在全縣范圍內持續開展宣傳教育,推動勤儉節約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積極營造崇尚節約、反對浪費的良好社會風尚。
二、硬化預算管控,筑牢“過緊日子”制度防線
一是優化結構,保障重點。嚴格執行“有保有壓、突出重點”原則,將“三?!敝С鲎鳛樨斦U系慕^對優先項,確保足額及時到位。2025年1-6月,全縣“三?!敝С隼塾嬤_13.1億元,執行進度53%,切實做到應保盡保。堅持“刀刃向內”,大力壓減非重點、非剛性支出。通過逐項清理審核,壓降經常性專項經費100余項950萬元;清理取消無政策依據、非必要安排及政策到期、目標完成支出120項1.25億元,騰出資金精準投向縣域發展亟需的重點項目和關鍵領域。二是規范投資,嚴控風險。建立健全政府投資項目決策評估機制,對重大投資項目嚴格論證必要性、可行性及財政可承受能力。對未落實明確、可靠資金來源的項目,一律不得開工建設,財政預算不予安排資金,堅決杜絕超越財力盲目鋪攤子、上項目。三是精細管理,提升績效。深化財政投資評審,完成預算、結算評審項目134個,送審金額5.8億元,審定金額5.09億元,審減0.71億元,平均審減率12.29%。強化政府采購管控,1-6月嚴格執行政府采購預算8465.62萬元,實際完成8068.58萬元,節約資金397.04萬元,節約率4.6%。推動預算績效管理提質增效,對100余個績效目標模糊、量化不足的項目退回修改;對4個屢次編報不科學、不匹配的項目暫緩安排資金;依據2024年績效評價結果調整預算項目4個,優化資金配置410萬元,有效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三、嚴控預算支出,硬化“過緊日子”剛性約束
一是大力壓減行政成本。堅持從嚴從緊管理“三公”經費,嚴格執行會議、差旅、培訓、資產配置、政府采購等各項規章制度及開支標準。嚴控編外人員經費規模和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大力精簡非必要節慶、論壇、展會等活動,堅決杜絕“面子工程”,將節省資金切實用于發展緊要處。2025年預算行政運行經費按再壓減10%以上標準審核。二是強化預算執行剛性。嚴格執行經縣人民代表大會批準的預算,堅持“無預算不支出、超預算不支出”原則。建立健全預算執行動態監控和考核問責機制,對支出進度緩慢部門及時預警并壓實主體責任。強化預算執行結果與年度預算安排的掛鉤應用,形成閉環管理。三是精準保障重點民生。堅持“節用裕民”,在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的同時,集中財力保障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支出。重點支持就業創業、教育均衡、養老托育、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保障性住房等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實事,著力補齊民生短板,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
四、深化資源統籌,凝聚“過緊日子”工作合力
一是加大資金統籌力度。積極統籌整合政府債券資金、上級轉移支付、部門自有資金和本級財政資金,形成保障合力。優先使用政府債券和上級補助資金安排項目支出,在其支付余額不足時,再考慮使用部門自有資金或申請本級財政追加,顯著提升財政資金整體使用效益。二是加強債務風險管控。在保障到期債務還本付息同時,持續加大政府債務監管力度,積極爭取并用好債務置換政策空間,優化債務結構,緩釋償債壓力,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三是全力盤活存量資源資產。加大力度清理盤活各類“沉睡”資金資產資源。按規定收回部門預算中一般性支出結余、結轉超過一年的縣級項目資金及上級專項指標結余;清理并收回閑置沉淀的單位實有資金賬戶、財政專戶資金;積極盤活處置長期低效運轉、閑置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加大跨部門資產統一調配共享力度,激活存量資源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