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英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國務院春節團拜會上指出:“新征程是充滿光榮與夢想的遠征,沒有捷徑,唯有實干?!被仡欀袊伯a黨百年櫛風沐雨、披荊斬棘的前行之路,我們能看到,在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流淌的血液中,始終都凝結著“艱苦奮斗,苦干實干”這一寶貴品質。從扎根井岡山時的實事求是、艱苦奮斗攻難關,到延安大生產運動時的自力更生、生產自救;從青春與汗水澆灌而成的北大倉,到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紅旗渠;從“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縣委書記好榜樣焦裕祿,到真心實意為人民造福的“樵夫”廖俊波……無不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勤勤懇懇、苦干實干的奮斗底色。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幸福是要用雙手奮斗出來的?!惫P者以為,面對新時代的趕考之路,新征程的謎題、難題,不僅要發揚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秀奮斗奮發傳統,緊抓實事、干到實處,更需要站在歷史的深厚沃土之上,去堅定地走好未來的每一步,即要以史為鑒,學史力行。
欲知大道 必先為史
歷史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是最好的教科書和老師。廣大黨員干部通過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不僅能深刻認識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從而牢記黨的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之基,更能從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中汲取到智慧和經驗,獲得啟迪,提高本領,做到鑒往知來,礪行致遠。
學史力行 錘煉黨性
正所謂,質勝于華,行勝于言。黨史、國史的學習也絕非是要做那坐而論之的清談客,而是要做起而行之的踐行者。學史力行,首先就是錘煉黨性之行。黨性問題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講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講黨性?!睕]有了黨性,或者說黨性渙散、黨性不純,那么黨員干部立身、立德、立業、立言就無從談起,黨和國家的事業也就難以為繼?;仡欬h的百年歷史,可以發現,我們黨之所以飽經風霜而巍然屹立,歷經千磨萬難而更加強大,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的黨自誕生起便高度重視黨性修養和黨性教育問題。學史力行,就是要以史為鏡,以史為警。新時代的黨員、干部使命在肩、責任在肩。所需要的,不僅僅是過硬的本領和當擔;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主動破心中賊”,自覺克制一己私欲,強化黨性教育,時刻反躬自省,將規矩與紀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時,要自覺從偉大事業的創立中感悟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接受靈魂的洗滌,做到去心中濁氣,存對黨忠誠,建時代之功。
學史力行 做到用心為民服務
一百多年來,為什么人民群眾始終擁護中國共產黨?為什么我們的黨飽經磨難卻能夠生生不息、由小到大、由弱變強?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的黨自誕生起,便將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與人民保持血肉聯系,同呼吸、共命運,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梢哉f,中國共產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學史力行,就是要繼承黨的光榮傳統與優良作風,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要深入到群眾中去,切實了解、掌握并幫助解決人民群眾所遇到的疑、難、愁、急問題,要想百姓之所想,真心真情關心百姓之疾苦,把是否惠及人民群眾、是否保障人民的權益、是否得到人民群眾贊成、擁護來作為衡量自己工作得失與成效的標準。
學史力行 奮進新征程
一百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團結帶領人民先后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鑄成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的偉大成就、開辟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靠得就是千千萬萬前后赴繼的中國共產黨人不畏艱險、苦干實干、接力奮斗。今天,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已經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又踏上了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征程,前方,是機遇與挑戰并存,作為黨員、干部,不僅要通過加強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學習來獲得豐厚的黨性精神滋養,堅定對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仰,永葆赤子之心,更要自覺加強政治歷練,發揚優良傳統,承擔歷史使命,以昂揚奮發的姿態、拼搏砥礪的精神去攻堅克難、戰勝挑戰,推動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開拓前進。
學史力行 要久久為功
常言道:“百里之行半九十,千尺竿頭需再攀”。學史力行不是一次、兩次的集中性學習教育就可以完全取得成效的,也不是一個階段,一個時期就能夠徹底解決問題的,而是需要作為我們黨的思想建設的永恒課題和黨員干部教育的終身課題常抓、長抓,抓細、抓實。因此,既要建立常態化、長效化的制度機制,確保黨史學習教育全面、深度地融入到黨員干部的工作全過程當中,又要充分調動廣大黨員干部學習黨史的積極性、主動性,營造黨史學習教育的濃厚氛圍,使廣大黨員干部自覺將黨史學習融入到日常的生活與工作中,增強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同時,要引導黨員干部自覺將思想的力量、歷史的智慧、實踐的經驗轉化為工作成效,做到學以致用、以行踐知。
(作者單位:東安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