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er id="l5pbh"></meter>
<output id="l5pbh"><dl id="l5pbh"><mark id="l5pbh"></mark></dl></output><cite id="l5pbh"><strike id="l5pbh"></strike></cite>
      <meter id="l5pbh"></meter>

      <pre id="l5pbh"><video id="l5pbh"><ol id="l5pbh"></ol></video></pre>
      <dfn id="l5pbh"></dfn><b id="l5pbh"><video id="l5pbh"></video></b>

      <font id="l5pbh"></font>

        <em id="l5pbh"><span id="l5pbh"><pre id="l5pbh"></pre></span></em>

        <track id="l5pbh"></track>

        <font id="l5pbh"><noframes id="l5pbh">

        <dfn id="l5pbh"></dfn>
        天天操夜夜操 啊AV_国产亚洲视频精彩在线播放_色屋精品毛片免费久久_久久久免费丁香五月_2021国产综合网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 首頁 > 幸福永州 > 人文歷史 > 永州名人
        分享到:
        將整個生命獻給革命事業——帶著初心去打卡之緬懷雷晉乾烈士
        • 2021-04-23 08:44
        • 來源: 永州日報
        • 發布機構:網站運維中心
        • 【字體:   

        永州日報訊 記者 張華兵 王晶

        1573977_chenchao_1619093235354.jpg

        雷晉乾

        1573971_chenchao_1619093425529.jpg

        雷晉乾烈士證

        他,1922年學生時代就加入中國共產黨,胸懷國家和社會,投身工農運動。

        他,參與籌建湖南最早的農民革命組織、全國第一個工農聯合的革命組織,揭開湖南農民運動的序幕。

        他,1926年建立祁陽縣第一個黨組織,推動祁陽農民運動蓬勃發展。

        他,年僅29歲就犧牲在反動派的屠刀下,犧牲前以革命者的豪情宣言:“我雖一死,革命后繼有人?!?/p>

        他就是雷晉乾烈士。4月19日,本報記者陪同烈士后代重返故里,追尋革命先烈的足跡,接受紅色文化的教育。


        霏霏春雨中,從祁陽城區驅車約20分鐘,來到三口塘鎮壩塘村八房院,村中一棟磚木結構的清代古民居,就是雷晉乾出生和少年成長的地方。雷晉乾烈士的孫子、從祁陽民政部門退休的雷馳風向記者介紹,雷晉乾的祖父有8兄弟,所以這地方叫八房院,雷晉乾的父親是教書先生。雷家雖系書香門第,但家境清貧。雷晉乾5歲就下田勞動,閑時跟著父親讀啟蒙讀物。1918 年,雷晉乾以優異成績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師范,從此走上革命道路。1986年,雷晉乾烈士故居被定為祁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因烈士后代均在外生活工作,現烈士故居空置,由雷馳風的叔伯兄弟代為保管。雷晉乾的革命遺物于上世紀50年代捐獻給有關部門,后從湖南省博物館翻拍了部分照片,懸掛在雷晉乾故居,供后人瞻仰。今年初,祁陽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對烈士故居進行了修繕。據三口塘鎮政府工作人員介紹,鎮黨委、政府擬將雷晉乾烈士故居申報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鎮里還在三口塘社區入口處建設晉乾紅色文化廣場,在廣場豎立雷晉乾烈士半身塑像,布置烈士生平事跡簡介,弘揚紅色文化?,F廣場基本建成,塑像預計在下個月底前可完成安裝。

        隨后一行人來到不遠處的雷晉乾烈士墓地,祭拜烈士。烈士墓在壩塘村邊的一片小樹林旁,環境莊嚴肅穆。祁陽縣人民政府于2009年重立的墓碑上,刻著《雷晉乾烈士生平》。他1918年離開家鄉探索真理,1927年為真理獻身魂歸故里,其間9年時間里,他投身五四運動,參加革命團體“心社”,入團入黨,組織學生運動,發動工農群眾,先后擔任衡陽青年團地委書記、中共祁陽特別支部第一任書記、祁陽縣農民自衛軍總隊長,將自己的整個生命交給了革命事業,點亮了家鄉的第一縷革命曙光。

        雷晉乾犧牲后,祁陽群眾自編民間歌謠,傳唱烈士事跡:“民國十六年,有個雷晉乾,城頭辦農社,農民掌大權。洋人嚇得吞吞戰,土豪劣紳一溜煙,貪官污吏不敢動,土匪軍閥全走完。革命不到一整年,人民生活大改變……”

        為紀念雷晉乾等革命先烈,1951年10月,祁陽縣人民政府在縣城龍山公園豎立紀念碑。兩塊漢白玉石碑上,一塊鐫刻著時任湖南省委副書記、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王首道于當年2月的題詞:“精神猶在,祁陽革命烈士千古!湖南過去長期的革命斗爭中,犧牲了無數的革命英雄和優秀人物。今天人民獲得翻天覆地的偉大勝利,是與先烈們奮斗犧牲的精神分不開的。雷晉乾、蔣毓華是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七年大革命運動中祁陽人民愛戴的革命英雄,他們盡忠人民解放事業的光輝業績與堅持革命真理寧死不屈的犧牲精神永垂不朽!王首道一分敬挽?!绷硪粔K鐫刻著時任四野政治部副主任、華南軍政委員會委員陶鑄于當年10月的題字“精神不死”。2014年祁陽縣政府擴建了龍山公園紀念設施,新的紀念碑上鐫刻的烈士英名錄,雷晉乾的名字排在第一位。

        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顧委常委的王首道,就是大革命時期雷晉乾在祁陽的戰友、原省農民運動特派員、中共祁陽特別支部書記王一分。祁陽是王首道正式參加革命工作的第一站,王首道對祁陽人民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1951年2月,王首道重返大革命時期戰斗過的祁陽,會見了幸存的當年戰友和雷晉乾的兒子(雷馳風的父親),勉勵他們繼承先烈遺志,繼續革命事業。

        雷馳風說,作為烈士后代,他們一家從未以這一身份向組織提任何特殊要求和享受任何特殊待遇,但良好的家風傳承使后人受益,他祖父為革命事業、為社會做奉獻的精神得到很好的繼承和發揚。他父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在衡陽《力報》就職期間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地下革命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家鄉祁陽從事文教工作一輩子,即使“文革”期間屢遭磨難也未動搖過革命信仰。他本人15歲成為下放知青,后從鄉村教師的崗位上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先后在縣里從事黨史、民政工作。曾從事過18年黨史工作的雷馳風,在2018年退休后仍致力傳播紅色文化,每年應縣內各部門和學校之邀作革命傳統教育講座10余場。他撰寫了9萬多字的專著《湘南農民運動的先驅·雷晉乾》,于2019年被湖南人民出版社列入“湖湘英烈故事叢書”正式出版。今年初,他任副主編參與編纂的記錄祁陽、祁東30余名革命先烈事跡的《祁陽紅色印記》一書業已完稿,計劃上半年面世,為建黨100周年獻禮。

        革命后繼有人。如今,雷晉乾有子孫后代幾十人,當中黨員十余人。后代中有教師、醫務工作者、公務員、在讀博士生、普通群眾等。他們分布在北京、長沙等地,還有常駐國外的國企人。他們謹記先輩教導,傳承弘揚革命精神,做對祖國、對社會有用的人。雷馳風說,雖然大家在不同崗位,肩負著不同職責,但大家都堅定信仰、勇于擔當,秉持著認認真真學習、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原則,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無愧先輩英名。

        歷史車輪滾滾前行。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先烈精神,這一代人正在創造新的輝煌。

        1573970_chenchao_1619093258083.jpg

        雷晉乾烈士故居。張華兵 攝

        1573969_chenchao_1619094226551.jpg

        雷晉乾烈士墓。張華兵 攝

        相關政策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國家部委網站 -
        - 市州政府網站-
        - 省直單位網站 -
        - 縣區網站 -
        - 市直部門網站 -
        關于本網|聯系我們|鄭重聲明|網站地圖

        主 辦:永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 辦:永州市數據局(永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
        網站標識碼:4311000024    版權所有:永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備案序號:湘ICP備05009375號    湘公網安備 43110302000125號
        E-mail:yzcity@163.com    
        聯系電話:0746-8379670(受理網站建設維護,報錯和不良信息舉報等相關事宜)    

      1. 湖南省人民
        政府網
      2. 永州市人民
        政府網
      3. 三湘e監督
      4. 監督一點通
      5. 無標題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