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平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下文簡稱《決定》)圍繞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機制、健全社會治理體系等4個方面安排了系列改革舉措。當前,全市各類重點領域風險點多線長面廣,必須始終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不斷筑牢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的制度體系。在具體貫徹落實中,要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補齊短板弱項。
完善應急機制,補齊防災減災救災短板?!稕Q定》提出“完善大安全大應急框架下應急指揮機制,強化基層應急基礎和力量,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許多問題表現在戰時、根子在平時。要自覺扛起“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重大政治責任,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方針,進一步樹牢風險意識、底線思維,把功夫下在平時,加快健全完善自然災害應對應急體系,加強應急綜合監管體系和應急指揮調度體系“一網四圖”系統建設,不斷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水平,進一步增強抵御和應對自然災害能力。
共建共治共享,補齊社會治理短板。近年來,我們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市信訪總量持續下降。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著力打造政法“五老+好鄰居”調解工作、“快反135”、村級月例會等永州特色品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健全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扎實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推動法治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調處化解矛盾,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實施城市更新,補齊城市安全運行短板。當前,現代化進程加速,催生了各類要素高度密集的城市環境,城市運行系統日益復雜,城市居民自建房及高層建筑消防、燃氣管網、高層電梯等潛在風險隱患增多,稍有不慎就會出現重大人員傷亡。要以實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韌性提升行動為契機,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城中村改造、“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從工程、管理、技術、制度等方面協同發力,加快補齊城市安全韌性短板,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